您的位置:首页 > 风速仪 > 风速仪知识

风速仪知识

幼儿园风速仪的制作过程

来源:风速仪知识    发布时间:2025-04-02 09:11:33    阅读:1206次   
幼儿园科学启蒙:用生活材料自制风速仪的全流程解析

一、科学启蒙从生活开始:风速仪的教育价值

在幼儿园阶段开展科学启蒙活动时,利用生活材料制作简易风速仪不仅能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兴趣,更能在动手实践中培养观察力与逻辑思维。这个看似简单的手工活动,实质包含了力学原理的启蒙教育——当幼儿转动自制的风速仪观察纸杯摆动幅度时,他们正在经历从具体操作到抽象认知的思维跃迁。

二、制作准备:安全环保的材料清单

选取直径5-8cm的纸质杯具作为主体结构,搭配竹制烧烤签作为旋转中轴,既能保证转动灵活性又避免金属材料的潜在风险。准备材料时需注意:

选用不同颜色的纸杯3个(便于观察旋转轨迹)

竹签长度控制在15cm左右

塑料吸管作为支撑架

圆形硬纸板底座(直径约20cm)

安全图钉固定组件

材料预处理阶段,教师可指导幼儿用丙烯颜料在纸杯外侧绘制气象标识,将艺术创作融入科学制作过程。这种跨领域整合既能提升作品辨识度,又能增强幼儿的参与感。

三、分步制作指南:建构科学认知体系

步骤1:建立空间概念

幼儿园风速仪的制作过程

将硬纸板底座划分为四等份,用直尺画出十字坐标轴。引导幼儿理解东、南、西、北的方位概念,在对应区域粘贴方向标识贴纸。这个步骤将地理认知融入手工制作,为后续观察记录奠定基础。

步骤2:力学结构搭建

在底座中心垂直固定吸管支架,使用热熔胶枪加固时需教师操作。将竹签水平穿过吸管顶部,形成可自由转动的横杆结构。此处可引导幼儿对比不同固定方式的效果,理解摩擦力对转动的影响。

步骤3:动态平衡调试

将3个纸杯等距固定在横杆两端及中心位置,特别注意:

中心杯底部朝外安装

两端杯口朝向相反

使用双面胶临时固定便于调整 通过增减杯内橡皮泥配重,让幼儿体验质量分布对平衡的影响,建立初步的力矩概念。

四、教学场景延伸:从工具制作到气象观测

完成制作的风速仪可成为班级气象角的常设教具。建议配套设计:

风力等级对照表(配卡通图标)

每日风速记录墙

天气现象关联卡片

教师可设计探究式学习任务:

对比室内外风速差异

记录不同时段的风向变化

用丝带长度量化风力大小

结合云朵形态进行综合判断

某幼儿园的实践案例显示,持续两周的观测记录使82%的幼儿能准确描述三级风以下的气流特征,64%的幼儿建立了风向与气温变化的关联认知。

五、跨领域教学整合策略

将风速仪项目延伸至多学科领域:

数学应用:统计每日最大风速值,制作柱状图

语言表达:撰写气象观察日记,描述风的感觉

艺术创作:用毛线缠绕表现风的运动轨迹

身体感知:闭眼感受风力大小分级

特别推荐开展"风速仪改造计划",鼓励幼儿:

尝试增减纸杯数量

更换不同材质叶片

调整支撑架高度 通过对比实验培养工程思维,在失败尝试中建立迭代改进的认知模式。

六、安全操作与长效维护

实施过程中需特别注意:

尖锐工具由教师统一操作

户外观测需配备安全绳固定

定期检查旋转部件灵活性

梅雨季节注意防潮处理

建议建立"小小气象员"轮值制度,让幼儿参与工具维护。通过责任分工培养爱护实验器材的意识,同时巩固操作规范记忆。

这个看似简单的制作项目,实际上构建了完整的STEAM教育闭环。当幼儿兴奋地报告"老师,"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科学知识,更是持续终生的探究热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源于生活、归于实践的教育方式,正是培养未来创新者的最佳启蒙路径。

相关热词搜索: 制作 风速仪 幼儿园 过程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先生

手 机:18818784868

邮 箱:liuzhili@dlysensor.com

公 司:深圳市德立元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章阁路46号汇隆·智造空间A80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