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减速机 > 减速机知识

减速机知识

给煤机减速机的拆卸

来源:减速机知识    发布时间:2025-03-18 09:16:10    阅读:3722次   
给煤机减速机拆卸全流程解析与操作规范

在燃煤电厂、水泥厂等工业场景中,给煤机减速机作为动力传输系统的核心部件,其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当设备出现异常振动、异响或传动效率下降时,规范的拆卸检修成为保障设备寿命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深入解析给煤机减速机的标准化拆卸流程与风险防控要点。


一、拆卸前期准备工作的技术要点

工具与检测设备的系统化配置

拆卸前需配备液压拉马、扭矩扳手、轴承加热器等高精度工具,并准备工业内窥镜、振动检测仪等设备用于故障预判。重点检查齿轮箱外观是否存在渗油、壳体变形现象,使用红外测温仪记录运行温度基线数据。

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

建立包括能量隔离(Lockout/Tagout)、有限空间作业许可在内的安全管控程序。对重达1.5-3吨的减速机本体,必须使用额定载荷5吨以上的龙门架吊装设备,并在作业半径内设置警戒隔离区。

给煤机减速机的拆卸

技术文档的完整性验证

调取设备档案中的装配图纸、轴承配置表、齿轮参数表,特别关注厂家标注的扭矩设定值。对于使用超过3万小时的设备,建议提前准备备用轴承(如SKF 22324 CC/W33)、密封件等易损件。


二、分阶段拆卸操作的技术规范

1. 动力系统解列与组件分离

执行电气闭锁程序,断开联轴器防护罩螺栓(M16×60,扭矩值280N·m)

使用激光对中仪记录输入/输出轴当前对中数据,偏差超过0.15mm/m需在回装时修正

对行星齿轮箱采取垂直吊装方式,保持箱体与水平面夹角≤3°,避免内部齿轮组错位

2. 箱体分解的关键控制点

按对角线顺序松开M30箱体螺栓,分三次释放预紧力(100%→50%→0%)

在剖分面注入专用分离剂(如LOCTITE 8060),静置20分钟促进密封胶分离

使用铜质楔形工具均匀撬动箱体,确保剖分面分离间隙≤0.5mm

3. 传动组件的精细化拆解

对行星架组件采用热装拆卸法:使用感应加热器将轴承座升温至110±5℃,配合液压拔具施力

齿轮轴拆卸时保持轴向施力与轴线偏差<0.02mm,防止轴颈出现微观损伤

使用磁性托盘分类存放行星轮、太阳轮,避免63MnCr5材质齿轮的磕碰损伤


三、风险防控与质量保障措施

金属碎屑管控方案

在拆解区铺设防静电垫,使用工业吸尘器实时清理金属粉末。对拆解部件进行三次清洗(柴油粗洗→超声波精洗→防锈油浸泡),确保检测面的清洁度达到NAS 1638 Class 6标准。

关键尺寸的即时测量

使用三坐标测量仪对齿轮副啮合间隙进行动态检测,行星轮轴承游隙控制在0.08-0.12mm范围。对输入轴径实施表面粗糙度检测,Ra值超过1.6μm需进行镀铬修复。

拆解损伤的预防策略

在轴承拆卸过程中采用力值监控装置,确保轴向拉力不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70%。对过盈配合部件(过盈量>0.03mm)使用液态氮冷缩法辅助拆卸,温差控制在-50℃至常温区间。


四、典型故障的拆解诊断案例

案例1:行星轮异常磨损

某电厂3MBY750减速机运行中出现周期性异响。拆解发现行星轮表面存在点蚀,经硬度检测发现表面HRC值由设计值58-62降至52,判定为热处理工艺缺陷导致早期失效。

案例2:轴承卡死故障

拆卸检查发现圆锥滚子轴承(型号32226)保持架断裂,油液光谱分析显示Fe元素浓度超标3倍,证实润滑系统污染导致磨粒磨损。

案例3:箱体变形问题

使用激光平面度检测仪测得箱体结合面变形量达0.35mm,超出0.1mm允许值,需采用数控机床进行铣削修复。


五、设备维护的优化建议

建立基于振动分析的预防性维护体系,设置速度RMS值>4.5mm/s为拆卸检修阈值

推广合成齿轮油(ISO VG 320)的使用周期延长技术,配合离线过滤装置实现油品寿命提升40%

对高速轴(>1500rpm)实施激光对中校准,将平行度偏差控制在0.05mm以内

通过标准化的拆卸流程与科学的损伤分析,可使给煤机减速机的检修周期延长至16000-20000小时。建议企业建立包含拆卸过程影像记录、零部件损伤图谱的数字化档案,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在智能化维保趋势下,结合AR辅助拆装系统,可进一步提升检修效率与质量稳定性。

相关热词搜索: 给煤机 拆卸 减速机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联系人:刘先生

手 机:18818784868

邮 箱:liuzhili@dlysensor.com

公 司:深圳市德立元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深圳市龙华区福城街道章阁社区章阁路46号汇隆·智造空间A80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
二维码